在投資日本的不動產前,投資者除了要先了解自己是否有能力支付物業的價格,或是否能通過物業貸款審查外,還應了解在購買過程,或購買後,所需負擔的稅項。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!
一、不動產取得稅
根據《固定資產課稅台帳》的規定,無論土地和或建築物是否有登記於不動產登記簿,買主都必須繳納不動產取得稅,其稅額為固定資產稅評價額(課稅標準額)× 4%(標準稅率)。
二、登記許可稅
登記土地或建築物的所有權、轉移以及其他法律權利、如抵押權時,保存所有權或轉讓登記時都必須繳納登記許可稅。稅額會根據固定資產課稅台帳所示的固定資產稅評價額而計算。
三、印花稅
與香港的印花稅一樣,其稅額是根據不動產買賣合同金額的作出調整,現時日本設有稅率減輕制度,故此,直到2020年3月31日之前的不動產買賣合約,若物業金額界乎於1千萬至5千萬日圓,印花稅可減輕為1萬日圓。
四、消費稅
由於土地不是課徵消費稅的對象,因此消費稅僅會產生於取得建築物時,自今年10月起,消費稅已調整為10%。
五、讓渡所得稅 及 源泉徵收稅
對於在日本沒有常設機構的非居住者,售出不動產的所得稅率會收取讓渡所得稅,稅額會根據不動產持有的時間而作出調整,若持有少於五年者,一般為15%,持有五年以上者,則為30%;非居住者在讓渡名下日本不動產時,原則上需要繳付源泉徵收稅,是由買方繳稅予賣方。
六、固定資産税 及 城市計劃稅
此兩種稅額類似香港的差餉,不動上持有者需每年需向日本政府繳付固定資產稅,及城市計劃稅,兩個稅額都是根據日本政府對不動產的估值金額,再乘以1.4%。
以上稅項看似繁多,但事實上,由於日本的不動產價格較香港低很多,因此即便加上多個稅項後,整體仍是較香港的物業更為值得投資!